施密特拒绝执教国足!质疑中国足球体制,改革之路在何方?

2025-11-13

德国教练施密特说了一番话,在中国足球界引发了热议。他没直接批评国足表现,而是对中国足球整个系统提出了质疑。他说,中国足球的问题不只是比赛输赢,而是体制深层次的失败。这让很多关注中国足球的球迷心情沉重。

施密特明确表示,就算有人邀请他执教中国国家队,他也不会接受。他这番直白的话,让人忍不住反思,中国足球这些年的发展道路是不是走错方向了。

没考虑长远, 他没直接批, 觉得

施密特当过北京国安的主教练,他很重视年轻球员培养,像提拔张玉宁这个有潜力的球员。可他的理念和俱乐部目标有冲突。俱乐部更看重短期胜利,没考虑长远,没给新人足够的成长时间。在俱乐部任职时,他深刻认识到中国足球青训体系很薄弱。

后来他去日本指导工作,发现日本青训体系发展得很稳定。日本强制规定U21球员必须有比赛机会,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衔接得很好。这完整的体系,才是支持足球发展的根基。可中国足球呢,一直靠砸钱引进外援和名教练。资金紧张了,人才培养的短板就更明显了。中国国青队这几年成绩不好,也说明了问题根源。

中国2015年就提出了包括发展青训的改革方案,但这几年没看到什么实质性成果。政策再好,落实不好,也改变不了现状。施密特说,他不接触中国足球不是不想赚钱,而是知道体制不改革,个人能力再强也没用。他现在连德国和土耳其的教练邀请都拒绝了,显然不想接受那种临时为赢球“凑合”的工作模式。他这话不只是对中国足球的冷静分析,也是对未来发展的警醒。

现在,中国足协在找新教练,有本土的也有外国的。但业内人士觉得,只换教练解决不了中国足球的深层问题。2025年可能会有U21球员赛场时间的硬性要求,这算一种尝试,但能不能让整个体系变好还不知道。一些纪录片,像《中国球王》《足球少年》受到了关注,让人看到中国对足球的热情一直都在。但有个尴尬的现实:热情和期待得靠完善的系统和强大的执行力,不然希望都会被消磨掉。施密特的话就像给中国足球的清醒提醒:要真正崛起,靠一个名帅不行,得从底层开始,慢慢建立完整的体系。再优秀的教练单干,也撑不起中国足球的未来。

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,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

服务热线

0512-8460830

© Copyright 2024 满冠体育 (中国)官方网站 - MG SPORT All Rights by 满冠体育

地址: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农场
电话:0512-8460830